生命是什么

上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宇宙是什么,并得到了一个不怎么完整的答案,而在这一节中,我们将结合生命的起源以及生命有机体的构造探讨生命是什么。

要探讨生命是什么,首先需要知道生命所处的环境。生命存在于地球上,并且基于目前人类的探索,还没有在宇宙中其它地方发现过生命,因此,我们将首先探索地球及其起源。

地球及其起源

在正式开始本节内容前,有必要先讲述一下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以及地球在这其中的位置。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层级关系如下:大尺度纤维状结构>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群>星系>恒星系。而地球在这其中的位置,按上面的层级关系是:可观测宇宙->室女座超星系团->本星系群->银河系->太阳系。维基百科里有一张大小达到20.9MB的高清大图直观地显示了地球的位置:

明确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地球本身。同样的,由于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这里我将引用维基百科中“地球”条目的一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地球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天体[3],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22]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天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覆盖,称为海洋[23][24],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岛屿,表面分布河流湖泊等水源。南极冰盖北极存有。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25]。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26][27][28][29],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30]。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31][32][33][34][35],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变质沉积岩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生源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早期生物遗骸[36][37]。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38]。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39],已经绝灭者占约99%[40][41],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42][43],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44]。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万亿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45]。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46]。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47],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战争相互联系[48]

相信以上内容已经足够简明易懂,我就不多加说明了。关于地球的探索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关于生命的讨论。如果你对本小节内容感兴趣的话还可以自行去网络、图书馆里查阅更所相关资料。最后为大家送上一些地球表层的照片(以下图片来自网络搜索,点击图片可以访问图片来源):








生命现象

好了,介绍完了生命所处的环境,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本节的关键内容——生命。

关于生命,目前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尽管通常人类可以轻松地区分生命和非生命),引用维基百科中“生命”条目的内容:

生命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能量代谢现象并且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簡單來說,也就是由有生命機制的物体[1][2]。生命个体一定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生物學則是以研究生命為中心的科學

生命的最小單位是生物,生物是由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能够新陳代謝,維持恆定性,可以成長,回应刺激,可以繁殖甚至演化,以適應外界環境,繼續繁殖并產生後代[1]。在地球的生物圈內可以找到許多不同的生物,在這些生物中(包括植物動物真菌原生生物古菌細菌),都有共同的特徵,都是由以為基礎的細胞構成,有其組織以及可以遺傳基因資訊。

地球約在45.4億年前形成。最早的生命至少約在35億年產生。[3][4][5]當時是始太古代冥古宙熔化的地殼已經固化。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證據是在西格陵蘭發現的37億年前變質岩中的生物物質石墨[6],及西澳洲34.8億年前砂岩中的远古生物化石[7][8]。不過很多研究推測地球在更早之前就已有生命[9]。根據其中一種研究,可能在42.5億年前就已有生命[10],另一個研究則認為是44億年前[11]。目前仍不確定地球上產生生命的機制,不過已有許多的生命起源假說。生命形成後,變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生物學家則將其分類成許多分類單元的體系。生命可以在許多不同的條件下生存。

生命現象[edit]

另外,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的能力有时被视判断生命的根本条件,称之为生命现象病毒在有寄主可寄生的時候,會表現出生命現象;但在沒有寄主可寄生的時候,不會表現生命現象,所以病毒是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一種奇妙的有机物。

生命的实际存在形式称为生物,生物的外表及种类千差万别(譬如上面的地表照片里就有不少生物),目前根据其16S 核糖体RNA序列上的差別,广泛采用三域系统进行生物分类:

三域系統是由美国微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卡尔·乌斯等人在1977年提出的細胞生命形式的分類[1][2],將原核生物分成了兩大類,起初稱為真細菌古細菌。乌斯依據16S 核糖体RNA序列上的差別,認為這兩類生物和真核生物一起從一個具有原始遺傳機製的祖先(Last universal ancestor)分別演化而來,因此將三者各置為一個「」,作為比「」高一級的分類系統,并分別命名為細菌域古菌域真核域。乌斯最初使用术语“”来指代三个主要种系发生分组,并且这个命名法被广泛使用,一直到术语“”在1990年被采用[2]

基於16S 核糖體RNA序列的系統發生樹,顯示了可明顯區別的三支:細菌、古菌和真核生物

生命的本质

尽管生命在外表和种类上千差万别,然而其存在形式却惊人的一致——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病毒是个特例,然而这并不会破坏这里所说的一致性),而所有细胞之间则存在惊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所有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基本一致的——核酸、蛋白质、脂质、糖、水等,其元素组成成分也基本一致
  • 所有细胞的代谢方式都是基于中心法则
  • 几乎所有生物都使用同一套密码子
  • 不同生物间似乎总能找到同源的高度保守序列

基于这些一致性,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正如上面的系统发生树所显示的那样。而生物的这种一致性和同源性也使得我们对于生命本质的探究轻松了许多——我们可以不必受限于生命的具体形式(物种),只需专心探究细胞就可以了

左图:一个典型的动物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

借助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细胞的代谢活动基于中心法则,在代谢过程中,基因转录因子以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组成了转录网络,转录过程正是基于转录网络并由其中的各种网络模体控制进行的,而转录产物则最终导致了细胞的各种具体行为。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将生命的本质描述如下:生命是一种复杂的物质及能量的组合及运动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生命也同样只是一种物理现象(属于耗散系统),同样遵循这个宇宙的物理法则,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无非是这个现象很“复杂”(或者说很“精致”)而已。基于这一结论,由于我们人类也同样属于生命,因此我们也仅仅只是一种(复杂而精致的)物理现象而已,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也没有所谓的灵魂之类的非物质非能量的组成(然而灵魂是存在的,在智能是什么一节中我们会赋予这个词语新的解释)。

生命的起源

在了解了生命及其本质后,自然会想要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理论可以完整地解释生命的起源过程。比较流行的假说是基于米勒-尤里实验化学起源说,引用维基百科中“生命起源”条目的内容:

最早生命形式诞生[edit]

地球誕生時(後期重轟炸期後)的面貌和現在有巨大不同,包圍在地球外表的水汽雖已凝結成液態性的水-海洋,但溫度還是很高,那時具有活動力的火山遍布地表,不時噴出火山灰岩漿大氣很稀薄,一氧化碳等,各種氣體於空中形成一朵朵的捲雲氧氣很少,因無充足的大氣層掩蔽,整個地球曝露在強烈的紫外線之下,與海洋的物質作用。此時雲端的電離子不斷引起風暴,而交加的雷電不時侵襲陸地。

遗传物质出现[edit]

在海洋中幾百年萬年過去,這些物質越聚越多分子間互相影響,而形成更複雜的混合物,在這其間來自外太空的隕石也可能帶來一些元素參與變化[1]RNA在生命最初的进化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RNA比DNA的结构更加简单,而且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化学催化剂。因此这就意味着RNA构成的生命比DNA生命更容易出现。DNA有兩項特質:第一,它能通过转录产生mRNA,而mRNA则能够翻译出蛋白质,第二,它能自行複製,DNA這兩項特質也是細菌類的有機生物的基本特質,而細菌是生命界最簡單的生命體,也是目前我們可以找到最古老的化石

DNA的複製本領來自其特殊的構造,DNA為雙股螺旋,細胞的遺傳訊息都在上面,然而DNA在複製過程中也會出錯,或是分子群的一小部分出錯,如此複製工作就不盡完美,製造出來的蛋白質也可能完全不同,但也就是如此演化便開始產生,一旦生命有了不同的型態,自然才能實施淘汰和選擇的法則,生物才能一步步的演化下去,我們從化石中得知三十億年前那些類似細菌的有機物之間,已有顯著的不同。

時間比喻[edit]

生命的演化並不容易,若把地球誕生至今的這段日子當成一年,雖然三月可能已經有微生物,但要到十一月的第三個星期最簡單的魚類才出現。而人類的時間只有佔據最後一分鐘。

而关于完整的生命演化历程,大家可以参考维基百科中的“生命演化历程”条目。

基于初中以及高中的生物教育,相信大多数人对于以上内容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大家可能会觉得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毕竟这仅仅只是一个不怎么完善的假说。然而,如果结合进化论对于这一假说进行仔细考察,我们将可以得出一个至关重要的结论,即生命现象的客观趋势。

生命现象的客观趋势

根据化学起源说,最初的生命是自然状况下形成的一种耗散系统,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自身的有序状态。同时,由于这种耗散结构恰好具有复制及变异的性质(DNA/RNA的复制出错),配合上环境的筛选,就导致了继续存在下去的此类耗散系统变得越来越能在周围的环境中稳定存在下去,而在经过了至少35亿年这样的“复制-变异-筛选”过程的现在,可以肯定,所有生命的所有行为的最终效果,必然是收敛于客观趋势“存在下去”的,更恰当地表述,就是:生命现象总体范围上的根本趋势,只有一个:存在下去。在上面这句话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存在下去”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当前存在,在未来存在。前者就是在短时间范围内存在,譬如待在有空气、温度合适的地方等,对应的行为即“活下去”、“生存”。后者则是指增大自己在未来也能存在的概率,譬如储存食物、挣钱、学习等,对应的行为通常被我们称为“活得好”、“发展”。
  2. “客观趋势”是指对一种现象的运动特征的客观描述,本质上是对物理法则在特定情景下的宏观表现的描述。
  3. 这里所指的“生命”,是指总体范围上的生命现象,而不是细胞范围、个体范围、物种范围等局部范围上的生命现象。因此“存在下去”这一根本趋势仅仅绝对适用于总体范围上的生命现象,虽然这一趋势通常也适用于细胞、个体、物种等局部范围上的生命现象,但为了更好地增大总体范围的生命现象的存在下去的趋势,局部范围的生命现象的客观趋势也常常会与“存在下去”发生偏离,甚至完全相反(譬如细胞范围上的程序性凋亡和个体范围上的“舍生就义”行为)。通常情况下,生命现象的范围层次越高,其客观趋势与“存在下去”的偏离就越小。
  4. 即使没有“化学起源说”,以上推导过程以及结论依然成立,因为现今生命依然是具有复制及变异性质的耗散系统,这种“复制-变异-筛选”的过程现在也依然在进行。
  5. 没有规定说生命就一定要符合“存在下去”的趋势,即对于“趋势”不应该存在主观价值判断标准,客观世界里不存在“正确”与“不正确”之类的主观概念,这一切仅仅只是物理规则的体现而已,不能在环境里稳定存在的耗散系统就(因自然环境因素或生物互作)消失了,仅此而已。新诞生的生命里也可以有偏离该趋势的,只是最终那样的生命会消失而已。
  6. 不能把“存在下去”作为生命的目标,即便是“客观目标”也不行,生命只有趋势,而没有目标,因为目标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而生命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主观概念是不适用于客观对象的,就像你不能说地球的目标是绕太阳公转之类的。

以上即是通过对生命的起源、性质、本质的探讨得出的生命的客观趋势。然而,对于生命趋势的探讨容易引起人们对另一个问题的注意: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虽然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人类也经常提出这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这里为我们人类额外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本身: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类似的问题表述还有“人活着的意义”、“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为什么活着”等,相关的问题有“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已在上文中给出)以及”我该怎么做“、”我该到哪里去“、”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等。

我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上一段落中最后的三个示例问题给出了答案——我们想要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为什么我们会想要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因为我们经常使用”智能“(即”理智“)来做出行动决策,然而决策需要依据,当我们想要为自己人生范围上的总体行动方向进行决策时,就会需要相应的人生范围上的决策依据,于是就产生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然而,什么是”意义“?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618页:

  1. 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 价值;作用:积极的意义 | 探讨人生的意义 | 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显然,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语境下,”意义“是指价值、作用的意思。然而,价值、作用都是具有作用对象的词语,它们是不能脱离作用对象而存在的,只能说XX对XX的价值/作用,而意义也是如此,脱离了作用对象,”意义“这一概念也将不复存在。而在我们的口语表述中由于基于常识和语境很容易推出作用主体,作用对象就常常被省略不说了,譬如”学习的意义“通常是指”学习对于人来说的意义“,而不是学习对于玻璃瓶、石头之类的意义。另外,相信你们一定多少觉得上面的”学习对于玻璃瓶、石头之类的意义“的表述有些怪异,而这种怪异感实际上揭示了”意义“这一概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意义的作用对象必须是一个具有主观意识的主体。玻璃瓶、石头等并不具有主观意识,因此不适用于”意义“这一概念。然而,什么是主观意识呢?这是一个很模糊的、缺乏准确定义的概念,这里我们指定认为有”智能“的东西具有主观意识,而”智能“简单的说是指具有思考的能力,更加具体详细的定义将在下一节”智能是什么“中给出。

上面我们通过对”意义“这一概念的探讨,得出了”意义必须具有作用对象,且作用对象必须具有主观意识“的结论,并且知道了”意义“是价值、作用的意思。那么,补上作用对象,”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完整表述就是:生命对于生命的作用/价值是什么?这样表述,这一问题中的矛盾之处就明显了很多:生命现象本身是一个客观现象,是不具有主观意识的,而由于意义的作用对象必须具有主观意识,所以这里”生命“只能作为意义的产生者,而不能作为意义的作用对象,这就是本小节一开头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不成立的“的原因。

或许有人会说,把作用对象换成”人类“不就可以了吗,人类不也是生命吗?是的,把作用对象换成人类后,问题表述”生命对于人类的作用/价值是什么?“就站得住脚了,并且也有答案了:生命现象对于不同人类个体的意义可能千差万别,但通常是“可以使人感觉愉快”、“令人觉得这个星球很美丽”、“使人感觉世界很精彩”这样的答案。是不是感觉有哪里不对劲?我们问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想知道生命的“客观意义”是什么,譬如生命对于宇宙的意义,进而将之作为自己规划人生乃至种族水平上的行动的决策依据,而生命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则并不是我们原来的问题。然而,在客观对象上,根本就不存在“意义”这一概念——主观概念不适用于客观对象,因此,很遗憾,我们所提出的问题——“生命的客观意义是什么?”,其本身根本就不成立。既然问题不成立,也就不存在答案,这意味着连“生命的存在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生命仅仅只是复杂些的物理现象而已”这样的人们通常不会接受的答案也不能被用在这个问题上。毕竟,这个问题本身压根就不成立、不存在!客观领域里根本没有“意义”这一概念!

虽然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然而这个结论是十分令人沮丧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将没有可以作为我们人生乃至种族层次上的行动规划的决策依据,这意味着我们将难以知道“我们该做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同时,相信这一结论也能对很多人作为人类/生命的自豪感、特殊感造成致命性打击,甚至使他们无视理论推导过程地拒绝接受这一结论。然而,一旦接受了这样的结论,整个人生都会变得无比迷惘,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人类应当何去何从?难道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将永远一片黑暗了吗?

为了能在“生命的客观意义”这一问题不成立、不存在的情况下得到“我们究竟该怎么做?人类应当何去何从?”的答案,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了解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智能。还记得吗,“意义”这一概念只对具有主观意识的对象而言才存在,而是否具有主观意识是用是否具有智能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有了智能,才有“意义”的概念,有了智能,才会产生“我们究竟该怎么做?人类应当何去何从?”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切的根源——“智能”。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